第一百章 忠臣良将-《煌明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明军自松锦战败一来,军心已然乱了,大家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开跑,却没人关心清军到了什么地方。
    在此期间,不乏有溃兵闯进百姓家中抢夺衣服,为化妆逃跑做准备,甚至不少兵丁已经扔下武器早早跑出辽东了。
    这就是号称精锐的九边军队!
    主将的懦弱如病毒一般,感染了整个部队。
    不过也有好的一面,不远处一面军旗下,一队士兵不知是何人部下,正在对几个倒霉的逃兵行刑,明晃晃的大刀举上半空,血光飞溅。
    这队士兵军容齐整,穿着边军铁甲,腰间挂着大刀,神情肃然,军姿严整,与寻常的明军士兵截然不同。
    为首一将三十多岁,魁梧的身材套着陈旧的盔甲,浓眉凤眼,留着八字胡,一脸的阴沉,腰间别着一把雁翎刀。
    这家伙双手环抱胸前,看向徐煌等人眼睛里发出两道寒光。
    徐煌冲他叫道:“你们是哪部人马?”
    那将领喝道:“小子,别乱打听,在松山堡是爷说了算!”
    “还挺能装逼的!”
    徐煌晒然一笑,问道:“请问,刘肇基将军的大营在哪里?”
    徐煌不认识刘肇基,不过他身上有督师杨绳武的手令,想那塔山守将刘肇基会给些面子。
    那明将眯着双眼,道:“你找刘将军做甚?”
    “奉命支援松山,请他协助!”徐煌说道。
    那明将哈哈一笑:“支援松山?去送死吗?”
    似乎是见徐煌人多势众,他也不敢上前盘问,只是远远戒备着。
    徐煌问道:“敢问将军名讳?”
    “辽东游击,王九天!”
    那明军将领说罢,带人扬长而去。
    ......
    借着皎洁的月光,徐煌率宣武营往塔山方向行进。
    向东走出三里地,前方有大海的味道,借着月光,隐隐可见几座木栅,还有几面旗幡在风中招展,旗上隐约可见一个“刘”字。
    前面响起一声断喝:“什么人!”
    不知从哪闪出一队边军,有的手握三眼铳,有的腰悬大刀,个个脸上凶光毕露。
    为首一人冲着徐煌喝道:“你小子真找来了!”
    说话的正是王九天,他带着巡查队在塔山堡外转了一圈,回到了刘肇基的大营。
    徐煌冲着王九天笑了笑,道:“王将军,我有督师杨大人的手令,要找刘将军,烦请将军通报一下。”
    王九天正眼也不瞧徐煌:“小子,你有杨督的手令爷奈何不得你,你给爷等着,刘将军见不见你,就看你的造化了。”
    说着转身进了营门,那队边军也识相的收了兵器。
    徐煌心中暗暗好笑,这个王九天杀人不眨眼,可为人倒也爽快。
    等了好一会,才见王九天出了营门,说道:“小子,你他娘的真有面子,刘将军刚睡下,听说你小子要来,他居然不睡了,小子,你和刘将军有旧?”
    副将朝廷二品武将,刘肇基听说徐煌来了,连觉都不睡了,着实令人吃惊。
    徐煌从来没见过刘肇基,何谈有旧?
    如果硬拉关系,二人倒是都属南直隶,算是半个同乡吧。
    刘肇基祖籍是淮安府赣榆人,也就是连云港。
    徐煌不置可否地哼哈两声,谁知道刘肇基葫芦里卖什么药,只要能见到他就行。
    见他这般模样,王九天不敢怠慢,态度缓和了许多,主动在前面引路,带着徐煌进了一座看着不太像军营的营门。
    众人穿过两道路堑,三道堑壕,走进一片小树林,林荫深处,出现了一座正儿八经的军帐。
    军帐三面环山,一面临海,隐蔽性极好。
    徐煌跟着王九天进了军帐,军帐里灯火通明,一张虎皮帅椅上,坐着一个年近五十的老将,他面色沉郁,眼睛里透着血丝,神情很是疲惫。
    徐煌慌忙行礼:“扬州卫徐煌,见过刘将军。”
    说着,双手递上杨绳武的手令:“卑职奉杨督之命,护送粮草前往松山,还请将军派人协助。”
    刘肇基不是一般的副将,他曾经是辽东总兵。
    崇祯十三年清军围攻锦州时,刘肇基奉命与宁远总兵吴三桂前往支援,吴三桂被困于松山和杏山之间,刘肇基以损失一千人的代价将其救出。
    又与曹变蛟大破清军于黄土台及松山、杏山,屡立战功。
    后来复战杏山,刘肇基手里兵少,面对漫山遍野的八旗军,主动退却,被洪承畴杀鸡儆猴解职,降为辽东副将。
    历史上,清军包围扬州,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,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,入城守北门。
    城破之后,刘肇基率部四百人与清军死战,格杀数百人,但寡不敌众,最后全军覆没,力战殉国!
    因此,徐煌见到这位忠肝义胆的老将,不敢怠慢。
    第(2/3)页